close

數學搶分》幾何題 決勝點

 

2009/05/06 

 
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

 

今年基測各科量尺分數從60分調高為80分,只錯一題扣分減少,
補教老師研判,為了避免高分群人數過多,在題數不增加的情形下,
今年基測數學科考題「中等難度」的題數可能增加,「幾何」將成為決勝關鍵。
但國中校長認為,今年只錯一題不再扣重分,考生不必有太大壓力。

 

 

幾何占45% 1314

 

 

補教老師陳榮輝說,歷屆試題出題比重分配很適當,
主要在測驗學生是否具備統整能力與圖表轉換能力、邏輯推演能力和計算能力。
歷屆考題共同特色是,題目難易度由最簡單排到最難。
各類題型出題比重,數論領域約
67題占20%、代數領域約1011題占30%
幾何領域約
1314題占45%、機率領域12題占5%

 

 

陳榮輝指出,錯一題只扣2分,高分群的分數差距更小,競爭壓力仍存在,因此他認為「幾何」題是勝負關鍵。台北市長安國中校長高敏慧也建議,程度好的考生可多加強幾何圖形的概念。

 

 

搞通圓形、三角形、切線概念

 

 

高敏慧還提醒說,幾何題型常同時考兩、三個概念,考生要搞通圓形、三角形、切線等概念,才能觸類旁通
今年量尺提高對考生有何影響?高慧敏分析,舊量尺計分對各科都只錯一題的考生壓力最大,
以去年為例,五科各錯一題扣
21分,「第一志願就沒了」;
新量尺計分,五科各錯一題只扣
9分,「有機會上第一志願」。

 

數學搶分》老師:中間偏易 把握基本概念

 

2009/05/06 

 
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

 

不管量尺計分怎麼變,心測中心強調,國中基測考題維持「中間偏易」,
在此命題基調下,長安國中校長高敏慧校長建議,
考生在考前最後兩周,可以把數學六冊課本的練習題及習作題目,好好再做一遍,就可以掌握基本分數。

 

 

高敏慧去年擔任教育部基測數學解題老師,她表示,數學題目中間偏易,考前最後衝刺要把握基本概念
。如果覺得自己數學不是很頂尖的考生,可把歷屆基測考題做一遍,掌握出題的型態。
時間夠的話,可以做一些模擬考題,但不要鑽牛角尖做太難的題目。

 

 

她認為,把數學課本及習作的題目做一遍,有助於掌握基本概念,足以應付基測前二、三十道題目。基測數學最難的題目往往在最後45題的幾何題,因為答錯一題扣分減少,她建議考生放大膽子好好去算。

 

 

高敏慧建議從第一題開始作答,但第20題後稍為難一點,
如果題目看了兩遍還解不出,建議先跳過,不要「卡」在一個題目太久。
她並提醒,在考卷上跳答的題目先做明顯記號,答完後面題目再回頭去做,可能會有不同想法。
此外,要再核對一遍跳答題的答案卡畫記是否正確。

 

數學搶分》補教:9大單元 加強複習

 

2009/05/06 

 
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

 

補教老師陳榮輝表示,即使數學科結合生活時事命題,實際內容仍是考各單元的重點。

 

 

他建議考生,考前衝刺階段,可加強以下九大單元的複習重點:

 

 

1.數值運算

 

 

‧了解數線、絕對值與相反數的相關性

 

 

‧利用結合律、交換律及指數律作基本的整數與

 

 

分數運算

 

 

‧判斷235911等數的倍數、質數,利用

 

 

標準分解式找出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。

 

 

‧了解近似值與實際值關係,能利用科學記號作

 

 

一般四則運算

 

 

‧平方根意義與基本計算

 

 

‧比與比值關係,利用比例式性質與連比例式性質,

 

 

計算出數與數間的關係與比例分配應用題。

 

 

2.體積、容積

 

 

‧計算柱體體積與錐體體積。

 

 

‧利用排水法測量不溶於水的不規則物體體積。

 

 

‧容積單位換算。

 

 

3.方程式與多項式

 

 

‧等量公理進行四則運算

 

 

‧利用移項法則與等量公理,解一元一次方程式

 

 

之未知數。

 

 

‧代入消去法或加減消去法,求二元一次方程式之

 

 

值。

 

 

‧以不等式運算法則,求出不等式解。

 

 

‧利用提公因式、乘法公式或十字交乘法,將多

 

 

項式分解成最簡因式的連乘積。

 

 

‧熟悉「被除式=除式X商式+餘式」的除式定理運用

 

 

‧因式分解將一元二次方程式,化成等於0的二個一次乘積,再求出X值,或利用配方法與公式法求解。

 

 

4.直角座標平面:方程式的圖形

 

 

‧了解座標意義及該點到x軸、y軸距離表示法

 

 

‧同一垂直線上的點,其x座標相同,同一水平

 

 

線上的點,其y座標相同。

 

 

‧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為一直線,利用公式法將二點

 

 

座標代入,再解聯立方程式,即可知直線的方程式。

 

 

‧二直線交點為兩直線方程式的共同解,求二直

 

 

線聯立方程式的解即可。

 

 

‧了解圖形與係數間的關係及平移後新的方程式。

 

 

5.數量、數形關係:等差列數與級數

 

 

‧從圖形或數字間的規律性找出其間的關係式。

 

 

‧從圖形或數字間的規律性,利用等差或等比數

 

 

列與級數加以計算。

 

 

6.線對稱圖形:相似形

 

 

‧了解對稱軸的定義,並能找出對稱軸。

 

 

‧對稱軸的性質,對稱軸垂直平分對稱圖形的對

 

 

稱點連線。

 

 

‧圖形放大、縮小與相似形關係。

 

 

‧相似形邊長比例與面積計算。

 

 

7.垂直與平行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13還有13高 的頭像
    13還有13高

    13還有13高

    13還有13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