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學搶分》幾何題 決勝點
2009/05/06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
今年基測各科量尺分數從60分調高為80分,只錯一題扣分減少,
補教老師研判,為了避免高分群人數過多,在題數不增加的情形下,
今年基測數學科考題「中等難度」的題數可能增加,「幾何」將成為決勝關鍵。
但國中校長認為,今年只錯一題不再扣重分,考生不必有太大壓力。
幾何占45% 約13至14題
補教老師陳榮輝說,歷屆試題出題比重分配很適當,
主要在測驗學生是否具備統整能力與圖表轉換能力、邏輯推演能力和計算能力。
歷屆考題共同特色是,題目難易度由最簡單排到最難。
各類題型出題比重,數論領域約6至7題占20%、代數領域約10至11題占30%、
幾何領域約13至14題占45%、機率領域1至2題占5%。
陳榮輝指出,錯一題只扣2分,高分群的分數差距更小,競爭壓力仍存在,因此他認為「幾何」題是勝負關鍵。台北市長安國中校長高敏慧也建議,程度好的考生可多加強幾何圖形的概念。
搞通圓形、三角形、切線概念
高敏慧還提醒說,幾何題型常同時考兩、三個概念,考生要搞通圓形、三角形、切線等概念,才能觸類旁通。
今年量尺提高對考生有何影響?高慧敏分析,舊量尺計分對各科都只錯一題的考生壓力最大,
以去年為例,五科各錯一題扣21分,「第一志願就沒了」;
新量尺計分,五科各錯一題只扣9分,「有機會上第一志願」。
數學搶分》老師:中間偏易 把握基本概念
2009/05/06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
不管量尺計分怎麼變,心測中心強調,國中基測考題維持「中間偏易」,
在此命題基調下,長安國中校長高敏慧校長建議,
考生在考前最後兩周,可以把數學六冊課本的練習題及習作題目,好好再做一遍,就可以掌握基本分數。
高敏慧去年擔任教育部基測數學解題老師,她表示,數學題目中間偏易,考前最後衝刺要把握基本概念
。如果覺得自己數學不是很頂尖的考生,可把歷屆基測考題做一遍,掌握出題的型態。
時間夠的話,可以做一些模擬考題,但不要鑽牛角尖做太難的題目。
她認為,把數學課本及習作的題目做一遍,有助於掌握基本概念,足以應付基測前二、三十道題目。基測數學最難的題目往往在最後4到5題的幾何題,因為答錯一題扣分減少,她建議考生放大膽子好好去算。
高敏慧建議從第一題開始作答,但第20題後稍為難一點,
如果題目看了兩遍還解不出,建議先跳過,不要「卡」在一個題目太久。
她並提醒,在考卷上跳答的題目先做明顯記號,答完後面題目再回頭去做,可能會有不同想法。
此外,要再核對一遍跳答題的答案卡畫記是否正確。
數學搶分》補教:9大單元 加強複習
2009/05/06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
補教老師陳榮輝表示,即使數學科結合生活時事命題,實際內容仍是考各單元的重點。
他建議考生,考前衝刺階段,可加強以下九大單元的複習重點:
1.數值運算
‧了解數線、絕對值與相反數的相關性
‧利用結合律、交換律及指數律作基本的整數與
分數運算
‧判斷2、3、5、9、11等數的倍數、質數,利用
標準分解式找出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。
‧了解近似值與實際值關係,能利用科學記號作
一般四則運算
‧平方根意義與基本計算
‧比與比值關係,利用比例式性質與連比例式性質,
計算出數與數間的關係與比例分配應用題。
2.體積、容積
‧計算柱體體積與錐體體積。
‧利用排水法測量不溶於水的不規則物體體積。
‧容積單位換算。
3.方程式與多項式
‧等量公理進行四則運算
‧利用移項法則與等量公理,解一元一次方程式
之未知數。
‧代入消去法或加減消去法,求二元一次方程式之
值。
‧以不等式運算法則,求出不等式解。
‧利用提公因式、乘法公式或十字交乘法,將多
項式分解成最簡因式的連乘積。
‧熟悉「被除式=除式X商式+餘式」的除式定理運用
‧因式分解將一元二次方程式,化成等於0的二個一次乘積,再求出X值,或利用配方法與公式法求解。
4.直角座標平面:方程式的圖形
‧了解座標意義及該點到x軸、y軸距離表示法
‧同一垂直線上的點,其x座標相同,同一水平
線上的點,其y座標相同。
‧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為一直線,利用公式法將二點
座標代入,再解聯立方程式,即可知直線的方程式。
‧二直線交點為兩直線方程式的共同解,求二直
線聯立方程式的解即可。
‧了解圖形與係數間的關係及平移後新的方程式。
5.數量、數形關係:等差列數與級數
‧從圖形或數字間的規律性找出其間的關係式。
‧從圖形或數字間的規律性,利用等差或等比數
列與級數加以計算。
6.線對稱圖形:相似形
‧了解對稱軸的定義,並能找出對稱軸。
‧對稱軸的性質,對稱軸垂直平分對稱圖形的對
稱點連線。
‧圖形放大、縮小與相似形關係。
‧相似形邊長比例與面積計算。
7.垂直與平行
留言列表